南阳市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topless40.com 时间:2017-03-21 14:59 来源:南阳市政府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规定,由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汇总全市各县(区)和市政府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而成。报告全文由基本情况概述,主动公开情况,回应解读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投诉举报情况,依申请公开收取费用情况,机构建设、保障经费、会议和培训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九部分组成。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本年报的电子版可在南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nanyang.gov.cn)浏览下载。若有疑问或意见建议,请与南阳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联系(地址:南阳市中州路291号,邮编:473000,电话:0377-63399726,传真:0377-63171889,电子信箱:nydzzw@126.com)。

  一、基本情况概述

  2016年,全市按照《条例》和省政府有关要求,明确职责,强化落实,紧紧围绕全市重大决策部署和公众关切,不断丰富公开内容,拓展公开形式和渠道,增强公开质量和实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助力全市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建设。

  (一)围绕重点领域深化公开方面

  市政府办公室结合全市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印发了《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宛政办〔2016〕44号),对全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明确工作进度,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宛政办〔2016〕44号文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后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并被部分法律网站转载。

  (图1:宛政办〔2016〕44号文件)

  (图2:宛政办〔2016〕44号文件被“北大法宝”等网站转载)

  1.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开。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印发了《南阳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宛审改组〔2016〕2号)取消行政审批项目6项;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3项;承接省政府下放行政许可项目12项;取消调整和下放62项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其中取消9项,转为行政许可9项,下放县区3项,调整为相应职权38项,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3项,今后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审批类别;市级保留行政审批项目154项。二是巩固和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完成两单有机融合。对全市39个部门和单位编制8类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梳理,共3441项,都已通过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和机构编制网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出台了《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行政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宛政办〔2016〕26号),对已经建立的权责清单实施动态管理。同时,两单融合软件开发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要求市直各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开始“权责清单”融合的录入工作,目前,市直各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已经完成录入工作。

  (图3:南阳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权责清单公开专栏)

  2.推进市场监管公开透明。一是围绕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依法公开随机抽查、检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公布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实行“阳光执法”。如:市安监部门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确定了“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丙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执业情况”三项内容为检查抽查事项,并明确抽查依据、抽查对象(1338家企业)、抽查内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抽查主体(市安监局)、抽查方式(现场检查)、抽查比例(10%)和频次(1次/月),同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向社会公布。并在市安监局门户网站“监管监察”、“企业办事”等栏目,对2016年产生的行政许可处罚事项的依据、内容、标准、程序和结果进行了公开,公开信息16条。其他具有市场监管职责的部门也及时在本部门网站上依法公开环境保护、食品药品、住房建设、产品质量、知识产权、旅游市场等方面的监管执法信息。2016年全年,全市共公开执法监管信息1530余条。二是认真落实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把建设和运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作为重中之重,市政府召开专题推进会议,出台《南阳市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和运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宛政办〔2016〕75号),建立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和部门联系机制,53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向市政府递交《南阳市人民政府涉企信息归集共享运用责任书》,企业综合信息归集公示工作有序开展。2016年全年,全市已公示设立市场主体登记信息322154户,归集公示行政处罚信息3638条、行政确认信息1046条,归集公示相关部门涉企信息5095条,移入异常名录市场主体11173户。对进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银行贷款、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面受到限制,初步达到一处违规、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效果。三是做好政府网站与“信用中国”的连接工作。2016年,市信用办召开了2次全市“双公示”工作专题培训会,完成了市政府门户网站与“信用中国”网站的链接工作,并积极组织各单位向信用河南网和信用中国网推送双公示信息,截至目前全市已推送9691条。

  3.推进政务服务公开。一是加快网上审批一体化平台建设,优化网上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秉承“前瞻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安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标准化和定制化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了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云平台,基本实现了“进一个门办好,缴规定费办成,按承诺期办结”的服务模式。2016年,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大力加快网上审批一体化平台建设,先后对省内外先进城市进行考察和对我市基层进行了实地调研,已经提出关于加快网上审批一体化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初步建设方案,拟定主要建设需求为“四个厅”(网上办事大厅、掌上办事大厅、实体办事大厅、效能监察大厅)和“五个一”(一端、一号、一窗、一网、一库),加大推进政务公开力度。二是加强业务动态管理公开,进一步搞好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下放。2016年,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持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按照南阳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一、二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宛审改办〔2016〕2号)、《南阳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宛审改组〔2016〕2号)文件规定,加强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动态管理。目前,中心进驻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单位40家(2016年,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进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到医保中心后进驻),进驻便民服务窗口56家,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47项(其中行政许可135项,行政服务212项)。2016年,中心共承接项目24项,下放34项,取消17项,调整16项。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的“接放管服”均通过多种渠道予以公示。三是推进面向转移落户人员的服务公开。2016年7月,市公安局在“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和各县公安局户政办证大厅各派出所户籍室公示了全部29项户政业务的相关政策、办理程序、收费标准及依据等,截至目前,通过“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办理户政业务271件;回答咨询1561人次。

  (图4:南阳市公安局“南阳交警”客户端)

(图5:省政府网站的相关报道)

  (二)围绕经济发展推进公开方面

  1.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公开。南阳市持续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公开。以稳定市场预期为目标,加大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政策公开力度,及时公布支持“双创”、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深挖内需潜力、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扩大传播范围,提高知晓度。对所涉及的重大政策,分专题进行梳理、汇总,通过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专栏、政策及解读等方式集中发布。

  2.推进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一是做好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的公开工作。市发改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并成立了6个督导组,从2016年5月份到年底,持续对各县区的各类重大专项(中央投资项目、专项建设基金、省市重点项目及纳入到1816投资促进计划的项目)进行实地督查,听取部门、企业、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有关项目建设情况汇报,有针对性的抽取一批项目进行了实地核查,同时查阅项目相关文件等。并在市发改委网站、公报上将各类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公示通报。二是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信息公开工作。2016年9月,市发改委出台了《南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建立基础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库的通知》(宛发改投资〔2016〕522号),建立了全市基础设施PPP项目库,切实做好项目储备、动态管理、实施监测等各项工作。截至2016年12月,我市基础设施类PPP项目库共纳入项目79个,总投资896.77亿元。市财政局在网站首页开设PPP专栏,推进PPP项目的政策解读、信息发布及公示公告,大力促进PPP项目的信息公开。全年共通过网站专栏发布相关信息50余条。

  (图6:南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公开专栏)

  3.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一是公示交易主体不良行为。在南阳市纪委的协调和指导下,本着客观公正、便捷高效和惩罚与教育并重的原则,出台了《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不良行为记录与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对招标人、投标人、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从事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等行为记录在案,并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门户网站“曝光台”栏目公示曝光,通过曝光促使各交易主体规范操作、诚实守信。二是公示代理机构服务情况。针对个别代理机构在交易过程中服务不规范,或违规干预交易过程等问题,出台《招标代理机构进场管理办法》,建立招标代理机构评价机制。在项目结束后,由招标人、评标专家、监督部门和交易中心项目负责人分别对代理机构的规范程度和服务质量进行打分,并定期向社会公布,促使招标代理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规范程度和质量。三是拟公示评标专家评审详情。目前中标结果公示,只公示中标总金额和中标候选人名称,而不公示详细的评审分值。为充分保障投标人知情权,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我们正在起草相关规定,拟将除评审专家信息外的详细打分情况等内容全数上网公示,投标人可根据得分情况了解自身不足,以进一步采取改进措施,也可以检查第一中标候选人的分值计算情况。同时,这一举措还将督促评标专家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评审,使评审更公正。

  4.推进减税降费信息公开。根据《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有关要求,一是税务部门积极开展减税降费信息公开工作。利用政务网站、网上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QQ群、微信等公开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营改增相关税收政策,致纳税人的一封信等。二是财政部门在部门网站公示公告栏及时发布财政部、财政厅及我市关于减税降费的有关信息约30条,确保及时全面贯彻落实降税减费有关政策。

  5.推进国有企业运营监管公开。市国资委加强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公开,依法依规公开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情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经营业绩考核有关情况、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和监督检查情况等信息。在“南阳市国有资源监督管理委员会网”和“南阳国资”简报累计公开市属国有企业基本情况、财务指标、业绩考核、改革重组、负责人职务变动等信息185条。

  (三)围绕民生改善推进公开方面

  1.推进扶贫工作信息的公开。加大扶贫政策、扶贫成效、贫困退出、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等信息的公开力度,以多种形式公开政务信息,为公众提供了多种获知信息的渠道,方便公众知晓各种信息。一是全年编发南阳市脱贫攻坚手机报104期,大力宣传各级各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动态及典型做法;二是与宣传部联合开展“脱贫攻坚一线行”集中采访活动,对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成效、自立自强的脱贫群众和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各级干部在《南阳新闻联播》、《南阳日报》等媒体上进行系列报道。三是建立了市扶贫办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细分版块对中央、省、市及各县各部门对于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实施方案及工作部署情况进行宣传。四是在10月17日扶贫日,组织动员指导全市各级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开展一系列扶贫日活动,并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向社会公开,提高了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2.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开。市民政局及时在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版块设置社会救助专栏,按照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原农村五保)实行“应保尽保”和“动态管理”原则,对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条件的严格按照审核审批程序纳入,并每季度按照重点领域政务公开中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公示。2016年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78464人,其中:城市68220人,农村410244人,累计支出城乡低保资金83826.2万元,其中:城市21519.2万元,农村62307万元;共有农村特困供养对象72848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10838人,分散供养对象62010人,累计支出农村特困供养资金22927.6万元;累计住院和门诊救助128834人次,累计支出住院和门诊救助资金9166.8万元;临时救助累计救助30847户次,共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293.14万元,人均救助743元。

  3.推进就业创业信息公开。加大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的公开力度。截至年底,通过市人社局网站和市政府门户网站累计公开就业创业信息287条,现场接待政务信息查询400余人次,12345市长热线转接电话50余次。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单位80余家,提供岗位500余个。

  4.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一是扎实推进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在市环保局网站和南阳日报开设环境保护专栏,实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每月通报PM10、PM2.5和优良天数情况,定期公开水质量监测考核结果,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二是扎实推进污染源信息公开。在网站建立“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监督性监测信息”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性监测信息”公开平台,按要求公开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等情况。2016年全年,通过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公开的信息有596条。三是市水利局委托水文部门对我市饮用水源涉及两个一级水功能区,一个二级水功能区分月进行监测,共监测12次,这3个水功能区水质2016年全年每月的水质监测结果全部达到规定的水质目标,监测结果也都在市水利局网站上予以公开。

(图7:《南阳日报》环境保护专栏)

  5.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公开。积极开展棚户区改造政策及有关任务完成情况信息公开,完善和强化农村危房改造对象认定过程、补助资金分配、改造结果等信息公开。发布国家、省、市棚改相关政策及政策进展情况通报30余条;农危房进展情况通报10余条。

  6.推进教育、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一是推进教育信息公开。市教育局2016年积极围绕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划片招生、高中招考试、教师资格认定等重点工作,主动公开各项政策、办理流程及最终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2016年全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府信息142条;通过南阳教育网发布教育新闻、公示公告、政策法规、文件通知、教学教研等各类信息3613条;通过政务微博发布信息1273条;在市以上新闻媒体发布教育信息350余篇(条);召开新闻发布会1次、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1次;通过各类媒体回应社会关注热点及重大舆情43次;为广泛宣传南阳教育、服务人民群众做出突出贡献,受到群众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公开。市卫计委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医疗卫生信息”栏目和卫计委网站,及时上传信息,内容包括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总体情况、三级医院名单、二级以上医院执业、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等,2016年共公开相关信息348条,通过微博、微信公开17条,通过其他方式公开80条。三是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市食药监局主动做好食品药品重大监管政策信息、产生重大影响的食品药品典型案件,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抽检、抽验信息的公开。及时在网站发布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等信息和保健食品消费警示信息。2016年,主动公开食品药品监管信息211条,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5件,公开工作动态和公告信息数110余条,公开行业动态及其他信息93条,公开政策解读文件3条;发布预警公告2期。

  (四)围绕助力政府建设推进公开方面

  1.积极推进决策公开。健全完善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认真执行重大决策预公开,扩大公众参与,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在重大决策出台前,特别是对住房、土地、教育、医疗、环境交通社会保障等社会关注度高、与民生联系较为紧密的决策事项,逐步完善相关听证程序或制度,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积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归纳、研究论证、择优采纳,并在网站公开重大决策听证和重大事项。

(图8:宛政办﹝2016﹞87号文件)

  2.推进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公开。一是对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事项,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改革任务、民生举措、重点工作及时公布进展和完成情况。二是按照“五公开”要求,全市各单位做好权责清单、财政预决算、保障性住房、行政处罚、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保险、征地信息、社会救助、教育文化卫生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同时,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公开范围,积极主动做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公开。三是市审计局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于2016年3月份开展对全市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并将审计工作报告报请市人大审议后下发意见。2016年全年,市审计局通过南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市审计局门户网站发布审计结果公开13份,主动公开了2016年度审计项目计划、2015年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等审计工作重点信息。

  3.深入推进预算公开。一是做好预决算信息公开。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及时公开了市级财政总决算相关信息,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表、社会保障基金收支表、政府性债务表、转移支付表等。二是做好“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市财政部门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了市级“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汇总数。市直各部门公开本部门2016年度“三公”经费预算、决算信息,并按要求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为“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进行了公开。三是推进预决算信息集中公开。2016年,市本级预算单位除在其部门网站公开了部门决算信息外,在南阳市政府门户网站重点领域栏目“财政资金专栏”也进行了集中公示。

  (五)围绕扩大政务参与加强解读回应方面

  1.做好政策解读工作。一是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16〕149号),要求各单位制定政策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没有解读方案和解读材料的,将实行退文处理。二是主要负责人解读重要政策措施。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由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通过电视报刊新闻采访、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和新闻发布会等各种渠道对重要政策措施的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涉及范围、执行口径,以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诠释、惠民利民举措、新旧政策差异等内容进行解读。目前,南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专栏已发布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专题访谈和系列访谈51期。三是积极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作用。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和政府公报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印象南阳”、微信“南阳发布”等新媒体全方位向公众进行重要政策解读。

(图9:南阳市人民政府网站“政策解读”专栏)

  2.运用全媒体推进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统筹运用媒体做好国务院、省、市信息发布工作,在全市各级政府门户网站设置“国务院信息”栏目,对重要会议活动、重大决策部署、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重要动态等工作及时转载。建成以“南阳发布”微信公众号为平台载体的新媒体窗口,进一步拓宽了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的覆盖面。

(图10:南阳市人民政府官方微博和南阳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

  (六)围绕增强公开实效强化能力建设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由常务副市长原永胜同志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胡云生同志为副组长,市政府各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具体工作由市政府办电子政务办承担。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6〕86号)后,市政府办公室也及时印发《南阳市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并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积极与市委编办对接成立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事项。在未批复前,暂时由市政府办公室具体承担此项工作。

  2.健全完善工作制度。严格对照《河南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的要求,按照“系统化、标准化、数字化”的编制原则建立了南阳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不断完善索引编码和公开范围等内容。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填报系统和依申请公开管理系统运转正常。制定下发了《南阳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编制规范》《南阳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南阳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南阳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制度》《南阳市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管理制度》《南阳市关于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责任追求制度》《南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南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评办法》等工作制度,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和规范。

  3.加强平台管理建设。全市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是政务公开的第一平台作用。政府网站平台已进入网站群智慧化建设提升阶段,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夯实了基础,确保了全市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能够达到整体同步部署。加强对全市127家政府网站的管理,从人员配备、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入手,对全市政府网站建设相关情况进行抽查和督导。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网站抽查情况的通报,9月初对全市政府网站进行了抽查,下发《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6年第三季度政府网站抽查情况的通报》(宛政办文﹝2016﹞14号),对全市政府网站进行了抽查,对部分政府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意见建议不回应等突出问题进行了通报,并对宛城区进行了实地督导。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市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78983条,其中县(区)公开61587条;市直部门公开17396条。

  4.加强业务培训交流。对办公室内部,按照上级文件将政府信息的公开与否落实到源头的要求,对各科室政府发文流程中的公开属性选择进行规范性培训,编制分发了《关于政府规范性文件公开属性选择的指导性意见》。对全市政府系统,下发了《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轮训暨选派第一批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受训人员的通知》(宛政办明电﹝2016﹞158号),通过以干代训的方式在全市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开展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轮训,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多、情况复杂、答复技巧亟待提高的高新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列为首轮重点培训对象,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培养骨干力量。同时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和约谈培训等形式,对国税局、交通局、工商局等单位进行了针对性的授课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市直单位在处理政务公开特定问题时的能力和技巧。

  5.完善考核评估机制。2016年4月,市委市政府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科学高效发展绩效考评体系,分值为1.4。7月市政府出台《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重点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的通知》(宛政﹝2016﹞32号)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为考核内容,分值权重为8%。同时要求各县区抓紧把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分值权重不得低于4%。

  6.加强指导监督实效。进一步强化督查指导、工作考核、责任追究、举报调查、社会评议等措施,定期通报有关情况,12月份对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督查,切实解决一些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组织领导、机制建设、平台建设、决策前和决策中公开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2016年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情况

  2016年,南阳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4053条,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8831条。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公布78983条,占75.07%;政务微博公开3651条,占3.47%;政务微信公开5423条,占5.15%;政府公报公开573条,占0.54%;其他方式公开16583条,占15.76%。

(图11:南阳市2016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统计)

  各县(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0771条,占全市公开的75.25%,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7057条。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公布61587条,占87.02%;政务微博公开1021条,占1.44%;政务微信公开4400条,占6.22%;其他方式公开13214条,占18.67%。

  市直各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3282条,占全市的24.75%,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1774条。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公布17396条,占74.72%;政务微博公开2630条,占11.30%;政务微信公开1023条,占4.39%;其他方式公开3369条,占14.47%。

  三、回应社会关切和解读情况

  2016年,全市共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1954次,发布政策解读稿件357篇,通过微博、微信回应事件781次,政府网站在线访谈106次,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53次,通过其他方式回应事件992次。在政民互动方面,我市完善了市长信箱、网上征集、网上调查等栏目,围绕全市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布调查信息,进一步增强了政民互动和回应社会关切的能力。同时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务舆情回应机制建设。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务舆情回应激励约束机制和需重点回应的政务舆情标准,不断完善政务舆情回应通报批评和约谈制度,定期对舆情回应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消极、不作为且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对不按照规定公开政务,侵犯群众知情权且情节较重的,会同监察机关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2016年,我市针对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的几起舆情或谣言事件,第一时间通过政府网站、报纸等主流媒体积极回应,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或辟谣公告,澄清事实真相、公开政策措施以及处理结果等内容,确保了正常稳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切实把回应社会关切作为履行行政职责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回应关切能力,实现回应关切常态化。二是省政府领导批示《舆情快报》回应情况及效果。对省政府领导在《舆情快报》上的每次批示,我市都高度重视,将省政府领导批示的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工作。截至目前,交办我市的省政府领导批示舆情都已全部稳妥处理。

(图12:南阳市《舆情报告》)

  四、2016年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

  2016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依法受理各类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22件。其中,网上申请88件,占16.86%,信函申请305件,占58.43%,当面申请118件,占22.61%,传真申请11件,占2.11%。共申请办结522件,其中按时办结517件,延期办结5件。申请答复522件,其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的228件,“同意公开”的199件,“同意部分公开”的32件,“不予公开”的13件,“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申请信息不存在、告知作出更改补充和通过其他途径办理”的50件。所申请的信息主要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城建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经过纵横对比和深入研究分析,我们着力从依法合规、明确权责、规范流程和强化督导方面来创新工作方式寻求突破。首先,培养各级工作人员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尤其是针对“四个功能区”和个别部门信息公开依申请件较多,办理较复杂,出问题较多的情况,组织部分县区和部门对典型和复杂案例共同研判,积累经验,全面提高。其次,将群众申请较多的政府信息进行梳理汇总,通过门户网站和政府公报等多种渠道进行主动公开,扭转“接受申请后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后公众获取”,打开工作新局面。第三,加强学习研究,提高办理技巧。结合法律法规和工作实际,梳理制定出十五种答复书标准格式,并不断修改完善。

(图13:南阳市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方式统计)

(图14:南阳市2016年各类申请答复对比图)

  五、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

  2016年,全市因政府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43件,比去年有所下降,其中10件判定维持,14件被依法纠错,其他情形19件;被提起行政诉讼8件,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3件,被依法纠错的2件,其他情形3件。全市因政府信息公开被举报投诉5件。

  六、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费用情况

  2016年南阳市未出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相关收费标准,因此2016年全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未收费。

  七、会议培训、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情况

  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不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建设,强化经费保障,不断加大培训交流力度,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会议培训情况。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126次,其中,各县(区)召开31次,市政府各部门召开95次。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举办各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业务培训班103次,累计培训5136人次。其中,各县(区)举办27次,培训2521人次;市政府各部门举办76次,培训1986人次。

  二是工作机构建设情况。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成立或者指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341个,其中,各县(区)262个,市政府各部门79个。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301个,其中,各县(区)176个,市政府各部门125个。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共1226人,其中,专职人员347人,兼职人员879人。

  三是工作经费保障情况。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项经费175.73万元。

  八、主要问题

  (一)重视不够。有些单位分不清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关系,部分单位只把政务公开工作看作是一项事务性工作、一个阶段性任务,没能从转变政府职能、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这项工作,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极不均衡。

  (二)工作方式方法不多。目前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形式普遍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站和公告栏等形式公开。公开内容上也不同程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偏重公布最终结果,而对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布较少。

  (三)宣传载体落后。很多政府信息公开局限于一种方式,运用新媒体公开政府信息的比重小,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或新方式进行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方面研究不多、创新更少,致使群众获取政府信息渠道不畅,有些已公开的事项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九、改进措施

  (一)规范提升主动公开工作。进一步拓展深化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努力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紧扣上级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推进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五大领域信息主动公开,争取在重点领域政府信息特别是财政资金、行政执法和惠民惠企政策落实结果信息公开上取得新的突破。继续抓好规范性文件公开,提升政策解读工作。

  (二)加强公开平台和载体建设。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互联网信息和舆论工作,完善网络舆情回应和引导机制,规范网络舆情的处置办法。同时,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网上网下、多方位打造问政新模式。积极主动适应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格局新变化,努力贴近公众需求,以增强公开的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为导向,加大公开平台资源整合力度,优化调整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平台的栏目和功能,增强搜索查询和互动交流功能,扩大公开范围,提高更新速率,改进公开方式,提升政府网站吸引力和亲和力。加强政务微博微信网络平台建设,支持鼓励各部门利用微博微信、新闻发布会和在线访谈方式及时公开发布各类权威政府信息,积极有效引导社会和网上舆情。

  (三)强化公开制度和机制落实。进一步完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协调发布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按照统一部署,依法积极稳妥建立公开负面清单制度。建立以公开促进依法行政的机制,推动解决行政不规范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工作检查,加大督查通报力度,促进各单位开展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促进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四)加强业务培训指导。按照集中培训、分期培训、互动交流的多种培训方式,拟于2017年5月举办一次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业务培训,提高全市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工作能力。

  (五)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深化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常态化日常解读机制,跟踪评估解读效果,充分利用各类公共渠道,做好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宣传,提高重大政府信息的覆盖范围和知晓度。

  附件: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责任编辑:王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Baidu
map